6月24日上午,中央气候台晋级发布第一流其他暴雨赤色预警,这也是本年首个暴雨红警,比上一年的首个暴雨赤色预警(2023年7月29日)提早了一个多月。估计,未来几天,长江中下游区域还有继续强降雨,局地特大暴雨。
自入梅以来,长江中下游及江淮等地频遭强降雨侵袭,近期南边究竟下了多少雨?强降雨的核心区在哪儿?遭受强降雨表达避险?6月24日,我国气候局安排“24日-27日强降雨进程”媒体通气会,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回答。
问题1
近期南边的梅雨有多“暴力”?
6月17日和6月19日,长江中下游和江淮区域别离进入梅雨期。自入梅以来,江淮、江南等地降水量比终年偏多1倍以上。6月17日以来,安徽南部、江西北部、浙江西部的降水量较大,现在现已超出终年平均水平50%以上,局部区域乃至偏多一到两倍。
中央气候台首席预告员陈涛表明,本月以来,我国首要雨带阅历了阶段性调整。第一阶段为6月9日至18日前后,降水会集在华南北部到江南南部一带。这一阶段广西、广东、福建呈现了继续性的暴雨到大暴雨,局部区域特大暴雨,降水累计量较大,单个站点超越800毫米。
第二阶段为6月18日至今,雨带相对安稳在江南北部到江淮区域之间,每天有小幅摇摆,可是降水核心区一向大致坐落长江中下游沿江区域。
庸俗,雨带从云南东北部、贵州一向延伸到江南北部,湖南北部、江西北部、安徽南部等局地呈现大暴雨。6月24日9时至10时,湖南长沙单小时降雨量达65.1毫米,打破6月纪录。
问题2
南边现在遭受的这场强降雨在时刻、空间上表达散布?
这一轮强降水的首要特征是继续时刻长,主体雨带相对安稳、空间会集。估计6月24日至月底,江淮、长江中下游至江南北部等地仍有继续性强降雨,局地有大暴雨来袭。
陈涛进一步解说,因为副热带高压牢牢占据在华南一带,一起有冷空气南下,梅雨锋的方位改变起伏比较小,强降雨中心安稳在长江中下游区域,导致降雨堆叠度比较高,局地累计降雨量比较大。
陈涛表明,这次雨带有夜间降水显着增强的特征,这也是我国的一个特色,最强降水往往产生在后深夜到早上。从雨强特征上来说,短时降水量遍及不是特别杰出,每小时降水量一般以20毫米到50毫米、局地70毫米到80毫米为主,可是因为降水继续时刻长,导致总的量大。
问题3
未来主雨带走势表达?
我国气候网气候剖析师唐晓静介绍,今起四天,因为副热带高压较为安稳,西南暖湿气流继续供给水汽,主雨带仍占据在长江沿线,其间安徽、江苏等地雨势微弱;且因为动力条件较好,南下的冷空气将与暖湿气流产生剧烈坚持,易激起强对流气候。
28日至30日,西风带上有短波槽东移,合作梅雨锋上气旋开展,主雨带会有所摇摆,由前期的东西走向转为西南-东北走向,西段雨带向贵州南部、广西一带南压,东段雨带还具有不确定性。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浙江等暴雨核心区产生局地山洪、地质灾祸、城乡积涝等灾祸的气候危险高。
问题4
雨要下到何时?
中央气候台最新预告显现,6月24日至30日,江南北部、江汉东部和南部、江淮、贵州、广西等地有继续性强降水,遍及可达大到暴雨,其间湖北东南部、湖南东北部、安徽南部、江西北部、浙江西部等地部分区域有大暴雨、局地乃至有特大暴雨。为此,中央气候台6月24日10时发布了第一流其他暴雨赤色预警,也是本年首个暴雨赤色预警。
陈涛指出,考虑到未来24小时强降水依然或许继续,中央气候台发布了暴雨赤色预警。他介绍,本轮降水与此前降水区域堆叠度高,降水量大,因而本轮降水致灾或许性是比较大的。
据预告,7月上旬,跟着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强降雨中心将从长江中下游搬运至沿淮邻近,华北南部、黄淮北部降雨呈增多趋势。
我国气候网剖析,对苏皖北部及湖北、河南、山东等地来说,这场雨对缓解气候干旱较为有利;但河北、山西等地降雨较小,气候干旱仍将继续。
问题5
暴雨频发,大众表达应对?
未来一周,贵州至长江中下游等地强降雨继续时刻长、累计雨量大,部分区域强降雨区堆叠度高。
陈涛提示,上述区域大众要及时重视气候部门预告预警的降水落区和强度等信息。住在山区邻近的居民要注意强降雨或许导致的山洪、泥石流等潜在气候灾祸。城市居民要重视城市或许的内涝危险,尤其是强降雨对交通形成的影响。
暴雨天出行切忌冒险涉水,尽量乘坐地上交通东西;防止与金属物触摸以防触电,不到大型广告牌等暂时搭建物下避雨,谨防高空坠物。
暴雨天行车防止驶入地形低洼及积水区,若周围环境有积水趋势及时驶离;若因积水产生被困状况,趁积水没有堵住门窗,快速摇下车窗逃生;若已吞没车身,需凭借安全锤等东西破窗逃生。
如遇洪水,有安排地向山坡、高地等地搬运;被洪水围住,及时与当地防汛、消防、公安部门取得联系,请求救援。如遇泥石流,要当即朝着泥石流笔直方向跑,且要向高处的山坡上跑。
新京报记者 王景曦
修改 樊一婧 校正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