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暴雨变威尼斯”、“长沙暴雨1小时下了54个西湖”、“杭州灵隐寺发大水”……本年6月进入主汛期以来,南边区域的暴雨进程一轮接一轮,多地降水量打破前史同期极值,暴雨相关论题频登热搜。本年南边强降雨有多猛?暴雨如此频频是否稀有?影响我国的暴雨是否越来越多?盘点气候大数据,揭秘我国暴雨60年之变。
这个6月南边究竟下了多少雨?
多地雨量破前史同期纪录
本年6月,南边区域阅历了长年累月的强降雨,中央气候台从6月10日开端接连21天发布暴雨预警,其间4天更是发布了第一流其他暴雨赤色预警。计算数据显现,长江以南区域6月的累计降雨量遍及到达300至500毫米,其间广西、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安徽等地部分区域降雨量500至800毫米,局地800毫米以上。
其间,安徽、湖南等多地雨量打破了前史同期纪录。气候分析师唐晓静介绍,与终年同期相比,贵州、湖南、广西本年6月均匀降雨量为前史同期第二位,安徽屯溪及湖南的娄底、邵阳、湘潭等地度过了观测史上最多雨的6月。
从本年上半年来看,我国共呈现19轮暴雨气候进程,长江以南大部降雨偏多。其间,广东海丰降雨最多,累计降雨量高达2332.6毫米,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以14个暴雨日成为暴雨最频频的当地。
受继续强降雨影响,西江、长江、太湖先后产生编号洪水,长江中下游干流洞庭湖入江口以下全线超警,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广西多地呈现城市内涝。7月初,汨罗江干流平江站水位一度到达1954年以来的最高水位,湖南平江县发动防汛应急Ⅰ级呼应,平江老城区有挨近三分之一被淹,新城区挨近一半被淹。来自武汉、长沙等地的多支民间救援队和来自株洲等地的多支消防救援部队现已敏捷赶赴平江,展开抢险救援作业。
全球变暖布景下 我国暴雨越来越多了吗?
近些年,小时雨量、累计雨量破纪录好像现已成为了常态,不少人感觉暴雨越来越多了。来自国家气候中心数据计算显现,1961年以来,我国均匀年降水量呈添加趋势,均匀每十年添加0.8%,暴雨站日数也显着增多,均匀每十年添加4.2%。
事实上,大部分人关于暴雨深刻印象的构成,除了跟暴雨产生频次有关之外,暴雨的强度、继续时间及其影响规模还有近年来媒体的报导速度等都是重要影响要素。
气候分析师石妍表明,变暖的大气加重全球水循环,能承载更多水分,然后导致更极点的降雨。从多年气候数据上来看,跌倒降水日数削减,但降水功率提高,强度也变强了。所以,单点、局地的极点降水事情也愈加极点了。
例如,2016年长江中下游区域遭受“暴力梅”,长江中下游和太湖流域全线超警。2020年的“超级暴力梅”更是改写了1961年来的梅雨量和梅雨天数纪录,长江、淮河、太湖产生流域性洪水,为1998年以来最严峻汛情。
我国哪里强降雨多发?
这十大城市暴雨打卡最频频
从终年来看,江南、华南等地是我国强降雨多发地。计算终年暴雨日数散布状况发现,我国暴雨最多发区域会集在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海南、台湾以及湖北东南部、云南南部等地,年均暴雨日数在5天以上,江苏、浙江、安徽、湖南、重庆以及贵州中南部、湖北东部和南部、四川东部等地年均暴雨日数在3至5天,为次多区域。
相较而言,北方多地的暴雨日数显着少一些,京津冀、河南、山东、辽宁以及陕西南部、吉林中部一带在1至3天,其他大部区域年均暴雨日数缺乏1天。
从暴雨打卡最频频的大城市来看,广州的年均暴雨日数最多,高达8.6天,海口、南昌别离以7.6天和6.1天位列二三名,武汉、福州、南宁、长沙、南京、杭州、上海也上榜,年均暴雨日数超越3天。
暴雨何时高发?
南边战线长 北方会集在七八月
在我国,暴雨多呈现在4月至9月,但各地高发期纷歧。相对来说,南边区域旱季战线长,一年四季都有呈现暴雨的或许性,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5月至8月为暴雨多发期,有些城市如广州暴雨简直每个月都有。而北方区域旱季短,暴雨多呈现在7月至8月,其他月份概率较小。
正值暴雨多发期 出行表达避险?
现在正值汛期,各地强降雨多发,一旦遭受暴雨,地形低洼、排水不畅区域会很掌握呈现交通瘫痪,然后影响城市正常工作和居民生活。暴雨天出行表达避险?
假如在户外步行,不要在广告牌下躲雨,防止坠物砸伤;避开变压器、电线杆等危险物品,谨防触电;此外,暴雨或许导致井盖冲开及路段陷落,留意调查,彤云前行。
假如是骑行的居民,要留意远离深水,远离车辆,挑选地形较高处安全慢行;骑行时不要被雨衣遮挡视野及影响听力,留意调查路况;路况欠安时,最好推车步行,不要鄙人大雨时骑自行车。
假如驾车出行,出门前先查看发动机盖、车门关闭状况以及雨刮器、制动器状况;避开易积水路段,水吞没高度到车轮半径时,应挂等级低少加油、慢而匀速行进;假如车辆不彤云进水熄火,千万不要再发动。
温馨提示,针对暴雨气候,气候部门一般会发布蓝、黄、橙、红四级预警,其严峻程度由低到高递加,赤色预警为第一流别。大众要重视暴雨预警的发布状况,及时采纳相应措施,拭目而待本身安全。